陈晓薇律师刑辩团队代理的一桩涉枪案件成功改判「枪案疑云迭起 精准辩护改判」
来源: | 作者: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0-08-23 | 1066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十年刑期已判成 绝境家属寻转机
利用自身绝对的持仓优势,使用其在交易平台开设的账户进行交易,操纵商品的在交易平台上的价格涨跌,以此来达到造成客户亏损、自身获利的目的。犯罪嫌疑人曾哲入职前海灏康后,任客服部经理(主管)。客服部负责处理客户相关信息,包括使用账户登录滨海大宗交易平台查看相关的核心数据,将客户分类,统计客户的“净持仓额”,以此确定

刘某买卖的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气枪,买卖的子弹是用于气枪的铅弹。

 2018年6月22日,刘某因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被浙江省平湖市法院一审认定非法买卖气枪4把,铅弹2960发,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公司的盈利额,形成日报、周报及月报交由曾哲审核后再交公司高层,公司据此统计业务员与其发展的客户并报财务部计算提成。客服部同时还处理客户咨询及投诉,安抚客户发生亏损的情绪等。曾哲后又任职副总经理秘书,接受唐华、陈斌、陈晓君等人的直接领导,处理公司整体行政业务,掌握各部门动态。后曾哲与唐华潜逃柬埔寨直至被公安机关抓获。

30岁的刘某离异,家中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年迈的父母。如果服刑11年,刘某可能无法见到自己年迈的父母,唯一的女儿也已经长大成人。11年对于刘某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刘某一审的辩护律师告诉他,刑期一审已定,二审基本不可能改变,劝他不要上诉。因此当判决书送达到他们家里时,刘某及其父母已经放弃了希望,不打算再委托律师上诉。
众所周知,供应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结合具体业务模式,在采购、库存以及销售阶段提供不同的融资模式,在获取资金收益的同时,也将资金风险转移到了自身。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是供应链公司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然而,经朋友介绍,刘某的小姨从北京赶来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分析案情,看是否仍有一线生机。

 我们拿到小姨给的判决书后,经细致研究后发现,该案存在几个问题:
供应链公司受人委托进行代理采购,将货款支付给了供货商,供货商收款后未实际交货,且将货款转给了犯罪人,从而造成供应链公司损失。对于损失部分,一审法院认定由供应链公司承担20%的责任,二审法院改为由供应链公司承担70%的责任。
1. 判决书上关于刘某售卖枪弹数量认定的依据并未有所体现,有可能将涉案铅弹的数量降下来。特别是一审认定刘某出售气枪子弹2960发,已超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中“情节严重”的标准2500发,如果能将子弹的数量认定降下来,刑期将至少降至10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