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经营因其投资风险小,并且可以得到特许人金融方面的帮助,受许人可以得到特许经营企业系统的管理培训和指导、可以享受特许经营企业大规模的广告宣传等各种促销活动、特许经营企业集中进货,降低成本,保证货源等优势,备受青睐。特许经营已然成为低成本创业的首选。
万事都具有两面性,特许经营也经常因为经营方式上没有自主权,受制于特许人,使其增长受限制、支付昂贵的特许经营费,利润要按协议与特许人共享、必须接受特许经营企业统一的供货价格以及签订严格的格式条款特许经营协议,而大量引发诉讼纠纷。
本期原创文章,陈晓薇律师将从商业特许经营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典型案例,抽丝剥茧,分析归纳出特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风险防范措施。
概念释义
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相关法律法规
除了《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外,现行有效的指导商业特许经营的专项法律法规主要有: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常见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点归纳
特许经营合同的组成
(一)特许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额、经营范围以及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
(二)特许人的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