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讲清楚鸿茅药酒事件是什么;
2)找出来这个事件对应的法律规定;
3)对应分析,我们认为这个行为是和哪一个法条是相符的;
4)比对好后可以得出结论,我认为他不构成犯罪。
之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宝马离婚案的文章,也是按照这个结构撰写,点击阅读量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大家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做,一定要先静下心来想一想整体的框架是什么。只要你把整个事情肢解出来,一步一步地填东西进去,其实是非常容易的。
之前提到的是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一个是关于结构化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其实总结起来还是三句话:是什么(提出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怎么做(解决问题)。
我们写文章也要用到这种思维,任何文章最后都要给出律师的建议。一个社会现象发生后,我们给这个现象来一个定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是社会出现了问题还是法律层面,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来论证。
顺便讲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我之前碰到一男一女在吵架,大概因为男人踩到了女人的脚,二人吵起来了。我在旁边听了一会,那个男人表达非常清楚,而女人虽然哗啦哗啦讲了一堆,声音很大很聒噪。那个男的说第一句,是不是你挡着我的路了?第二句,我踩到你后有没有跟你道歉?第三句,我跟你道歉了,你还要唧唧歪歪是什么意思?三句话就听清楚整个事件了,很明白就是这个男人不小心踩到女人的脚,向女人道歉了,女人还在那里无理取闹。
结构化思维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光是代理案子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到结构化思维。包括我在今天的讲座中,也运用了结构化思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目录。后面我会具体讲一下如何来训练结构化思维。
2.涵摄思维
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涵摄思维。涵摄思维在台湾应该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法律用语,但是在大陆地区的使用甚少。涵摄思维是什么呢?就是运用证据来证明一个事实,再将该事实与法律规定的事实比对、匹配,最后得出法律上的结论。
单纯讲这个概念是有点枯燥的,且不是很具体,那么我们展开来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