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律师辩护经典案例」明星企业家涉案非吸,精准辩护终不起诉
来源: | 作者: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0-10-13 | 14100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专业精准确定辩护方向

接受委托后,与L让他之前聘请的当地律师联系对接到了案卷。时间有限,陈晓薇律师团队紧锣密鼓的加起班来。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案卷数量都非常多,几十卷都是家常便饭。为了尽快完成阅卷,团队律师在本应在家休息的周末组织在律所统一阅卷,并且提出各自的意见。

经过讨论,陈晓薇律师团队得出下来辩点:

01、涉案金额计算错误1:重复投资应排除

本案中:同一个投资人,一笔借款到期后并未取出,而是另签了一份新的借款合同,继续拿取利息。在本案中是按照合同两笔进行累计计算,导致了相当多的重复投资被算入非吸总金额。

我们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侵犯的法益是金融管理秩序,细化点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秩序。结合司法实践,这种投资方式实际只入金了一笔投资,涉案金额只能计算一次。经过排除,实际投资的金额只有400多万。

02、涉案金额计算错误2:民事判决确定的应排除

近百万的数笔借款早年已经民事判决予以确认,投资人亦通过申请强制执行向公司主张了权利,相应的款项已经执行到位。

已经民事确认的金额,不应在刑事诉讼中重复评价。

通过大量检索案例发现,各地法院均对于已经民事判决确认的金额,在刑事案件中予以排除,印证了我们的观点。

03、本案属于单位行为

L和D的公司完全符合单位犯罪的表现:

1)公司管理层集体决策;

2)以公司名义实施的;

3)收益归公司所有。

如果能够认定单位犯罪,由单位承担主要责任,L的刑事责任将大大减轻,或可争取到不予起诉。

04、指导L将剩余投资款返还投资人

L已目前最看重的是其声誉受损,银行贷款提前终止对他是致命打击。本案如果将金额降下来,几百万的金额对于L来说完全能够承担。L也愿意退赔投资人。

如果L能够完成兑付,拿到投资人的谅解,消除了本案的社会危害性,完全有机会争取在不起诉。

同时,我们也把冻结财物的问题,作为本案的沟通方面,希望能够解封,用于兑付投资人。

根据上述意见,陈晓薇律师团队连夜拟成了《不起诉法律意见书》,顾不上休息,趁热打铁,直接赶赴湖北某市,预约与检察官当面沟通。

三、精细辩护,排除大量重复计算金额

到达湖北某市后,经过事先预约,检察官同意次日上午到他办公室沟通情况。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沟通效果,陈晓薇律师团队当晚再次就准备发表的辩护意见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我们按照预约来到检察官的办公室,承办检察官接待了我们。他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个案子在他们看来,不存在任何争议,他已经上报到检委会了,且检委会的领导一致认可,建议我们好好跟L解释清楚,让他早日做认罪认罚,以尽快起诉到法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