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个人信息罪判几年,贩卖公民信息罪怎么判。

《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以前,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作出了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
要回答你的问题,需要明确很多情况,主要如下:
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
有无无罪可能性?
为切实贯彻实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作出修改。其中,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案由规
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的定义相较于民法典,略有简化。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
如果构罪,信息数量多少?有无重复计算?获利多少?
1.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
有无职务获取信息的行为?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章规定,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责任主体,可能会受到被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吊
有无自首、立功、退赃等?
目前,裁判文书网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纠纷的案例数量较少。在(2021)京02民终10830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一案中,法院认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
【扩展阅读】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如何认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会不会被判刑?

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从信息内容看,涉案短信涉嫌
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况主要有:
商业性质信息骚扰。东方黑马公司未取得郭某的同意,即向其发送涉案2条短信,侵犯了郭某的私人生活安宁,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1.不构成犯罪。这种情况,侦查机关应该主动撤案。但司法实践中,很多侦查机关并不会主动撤案,而是对行为人进行取保候审,等到取保候审1年期满后,才自动撤案。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整理、收集和传输变得越来越容易,利用个人信息侵扰群众生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
2.证据不足,继续侦查。这种情况,是需要在取保候审1年内侦查相关证据,如果在1年内侦查不到定罪证据,则要撤销案件。如果侦查到了相关证据,则可以收监,提请检察院逮捕,走后续的司法流程。
学校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处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个人信息。从招生到学生毕业,基于学校自身的教学管理需求及配
3.构成犯罪,但刑期可能在3年以下,无社会危险性,可以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