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企业家涉非吸,陈晓薇律师团队精准辩护终不起诉「非吸精准辩护案例」
来源: | 作者: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0-11-14 | 8831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晓薇律师团队近日收获了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的不起诉决定书。上海非吸案例最新判决书,非吸案一直躲着南山公安分局9月26日通报称,本周(9月21日当周,下同)新增追回资金440万元,现专案账户余额1.17亿元,其他查封
该案中,检察院本已确定起诉,陈晓薇律师团队介入后,将指控金额一千七百多万元降至三百多万,后多次与承办检察官面谈沟通,最终成功说服检察官做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冻结资产无变化;投之家在上饶银行开立的存管账户于本周解冻,投资人账户余额1258万元,借款项目满标未提现余额805万元


,共计2063万元,现已原来返还投资人个人账户;本周一名拿到股权转让款并被网上追逃的原股东投案自首。
一、明星企业家成了非吸“主犯”

8月31日,投之家集资诈骗专案组发布消息:账户累计收到清退款10395万元,查封冻结资产情况不变。在押嫌疑人徐红伟
五月的一天,陈晓薇律师的电话响了,接过电话,对面响起一个焦急的声音,“陈律师,您帮我看看,我还有机会吗?”
、邓伟、覃武权于8月30日正式被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集资诈骗罪批准逮捕。
案情简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相信公安机关的全力防范化解金融犯罪风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增强风险意识
通过沟通了解到,电话那头是湖北省某市的企业家L先生,L先生在当地有多个房地产企业,经常与大型央企合作承建业务,在当地属于明星企业家。
网贷天眼讯 自称中国车贷第一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P2P平台点牛金融,已于近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立案
前些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某D,自称股票和贵金属市场沉浮多年,可以与L一起短期内实现财务自由。两人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由L出资,D来操盘,收益按照股权比例分成。
8月10日晚间,有投资人向网贷天眼爆出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关于点牛金融的立案告知书。根据立案告知书显示
可是,没想到D不仅拿到了L的投资,并且在借助L在当地的影响力,以L的名义向很多老百姓集资,把借来的钱也投入到股市、贵金属市场以及放贷业务中。不出意外,经过D一段时间的“操盘”,钱亏光了。
点牛金融投资人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报案,点牛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经浦东分局审查,符合刑事立案条件
最终,L和D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L因为积极筹款还钱,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暂时获得了自由。
平台点牛金融成立于2015年11月17日,由上海点牛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2016年1月正式上线,
就在前几日,负责案件的检察官通知他,本案还有10天时间就要结案,最终金额认定为一千七百余万元,让他去做认罪认罚,给他判三缓五的量刑建议,并表示会尽快起诉到法院。
注册资本3288.46万元,实缴资本3056.898万。截止2019年8月11日,该平台累计成交额25.12亿,借贷余额2.38亿
L聘请了当地的律师,也咨询了很多熟识的法律人士,大家都告诉他这个量刑没有问题,都建议他签掉认罪认罚具结书。
,当前出借人数2248人。2018年3月20日,点牛金融(NASDAQ:DNJR)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正式挂牌交易
L思来想去,即使判处缓刑,也是有案底的,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社会信誉可能就会毁于一旦,还会面临多个项目贷款提前终止,造成实质性的违约,还会影响子女的前途。在L的心里,始终是不甘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才打通了陈晓薇律师的电话。
号称“中国车贷第一股”。据同花顺显示,截至8月9日,点牛金融的总市值约为970万美元,当日收盘价为0.63美元
简单了解情况后,陈律师马上凭借丰富的办理此类案件的经验,给出了初步的看法意见:
点牛金融作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以车贷为主营业务的平台,一路走来却负面缠身,争议不断。5月13日,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很多金额的计算都有问题,本案的总金额不大,如果能够排除一部分,对于量刑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应该排除的金额主要有:重复计算的金额、法院民事判决已经确定的金额等。
平台发布了一则声讨恶意逃废债客户的声明,彻底将这家“小而美”的上市平台推上风口浪尖。
2.本案双方成立公司是为了投资股票、贵金属,后续对外借债也是继续投入到了公司经营投资里,可以考虑从单位犯罪方面去争取,这样个人承担责任相对较小;
通过查询点牛官网发现,在以往的实时数据列表中,每月数据披露显示的逾期率、逾期金额、逾期笔数、
3.检察院近期要起诉,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少,律师需要尽快介入。
而就在发布声明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点牛出现三家渠道商恶意违约,没有履行垫付义务,导致出现逾期兑付现象
听了陈律师的回复,L信心倍增,当即决定委托陈晓薇律师团队,为他的人生一次争取的机会。
官网介绍,点牛金融起初由两位创始人曾而新、刘晓辉共同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创建。而就在2016年1月,
二、专业精准确定辩护方向
2016年5月,点牛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两大国企——辉时股权投资基金(上海)有限公司和陕西西凤投资有限公司
接受委托后,与L让他之前聘请的当地律师联系对接到了案卷。时间有限,陈晓薇律师团队紧锣密鼓的加起班来。
。其中西凤投资是点牛被冠以“国资系”头衔的主要缘由,但点牛的工商变更中却从未出现过西凤投资这一国资的身影。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案卷数量都非常多,几十卷都是家常便饭。为了尽快完成阅卷,团队律师在本应在家休息的周末组织在律所统一阅卷,并且提出各自的意见。
实际上,在点牛官网上,有一份关于西凤宣布股份转让的联合声明,文中提到,西凤投资因战略投资转移,
经过讨论,陈晓薇律师团队得出下来辩点:
决定将其持有的点牛金融的股权予以转让,并由点牛原始大股东(即刘晓辉)予以收购。另外,在官网披露的增资协议中
01、涉案金额计算错误1:重复投资应排除
两家B轮增资方的增资金额均被打码,实际增资金额存疑。而点牛金融的国资系背景也被业界定义为“挂靠”关系,
本案中:同一个投资人,一笔借款到期后并未取出,而是另签了一份新的借款合同,继续拿取利息。在本案中是按照合同两笔进行累计计算,导致了相当多的重复投资被算入非吸总金额。
辉时基金由中国健康产业基金持股60%,而中国健康产业基金是由天津立达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100%控股)等法人企业作为其股东
我们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侵犯的法益是金融管理秩序,细化点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秩序。结合司法实践,这种投资方式实际只入金了一笔投资,涉案金额只能计算一次。经过排除,实际投资的金额只有400多万。
,因此被认为是国企控股。值得一提的是,辉时基金投资事件只有以下两起,即该基金只投资过点牛金融一家。
02、涉案金额计算错误2:民事判决确定的应排除
2016年12月,点牛金融宣布与钱来钱往(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了2亿人民币的C轮战略投资,
近百万的数笔借款早年已经民事判决予以确认,投资人亦通过申请强制执行向公司主张了权利,相应的款项已经执行到位。
协议约定首投3000万,投资方式为分期增资,但是直至上市,后续资金也没有任何动静。为此,点牛金融又被冠以“虚报融资金额”的恶名
已经民事确认的金额,不应在刑事诉讼中重复评价。
另外,在官网披露的增资协议中,两家B轮增资方的增资金额均被打码,实际增资金额存疑。
通过大量检索案例发现,各地法院均对于已经民事判决确认的金额,在刑事案件中予以排除,印证了我们的观点。
而点牛金融的国资系背景也被业界定义为“挂靠”关系,300万的股权转让费系国资背景挂靠费,西凤投资被认为是“伪国企投资”
03、本案属于单位行为
辉时基金由中国健康产业基金持股60%,而中国健康产业基金是由天津立达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委100%控股)等法人企业作为其股东
L和D的公司完全符合单位犯罪的表现:
,因此被认为是国企控股。值得一提的是,辉时基金投资事件只有以下两起,即该基金只投资过点牛金融一家。
1)公司管理层集体决策;
2016年12月,点牛金融宣布与钱来钱往(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了2亿人民币的C轮战略投资,
2)以公司名义实施的;
协议约定首投3000万,投资方式为分期增资,但是直至上市,后续资金也没有任何动静。为此,点牛金融又被冠以“虚报融资金额”的恶名
3)收益归公司所有。
从点牛金融近三年的利润表来看,其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利润却逐年下降甚至由盈转亏的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大幅提升
如果能够认定单位犯罪,由单位承担主要责任,L的刑事责任将大大减轻,或可争取到不予起诉。
2017年,其实现营收695.376万美元,同比增长87.65%。同时发生营业费用829.61万美元,同比增长138.01%
04、指导L将剩余投资款返还投资人
期内净亏损99.68万美元,利润同比减少116.16万美元。2018年,全年营收788.92万美元,净利润亏损为353.71万美元
L已目前最看重的是其声誉受损,银行贷款提前终止对他是致命打击。本案如果将金额降下来,几百万的金额对于L来说完全能够承担。L也愿意退赔投资人。
一般来说,网贷平台的营业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其中,销售费用主要指平台为了吸引投资人所付出的相关成本
如果L能够完成兑付,拿到投资人的谅解,消除了本案的社会危害性,完全有机会争取在不起诉。
包括品牌推广、销售人员薪酬、投资激励等,而点牛的销售费用主要花在投资激励上。2018年,点牛的激励费用达到219余万美元
同时,我们也把冻结财物的问题,作为本案的沟通方面,希望能够解封,用于兑付投资人。
早在成立初期,点牛金融就以巨额奖励来吸引用户投资。就正在进行的奖励活动来看,“518理财节”期间,
根据上述意见,陈晓薇律师团队连夜拟成了《不起诉法律意见书》,顾不上休息,趁热打铁,直接赶赴湖北某市,预约与检察官当面沟通。
全场加息4.8%;“点牛向前冲”活动,股票上涨可瓜分888份现金红包和1.5%的加息券,股票下跌可瓜分888张1.5%加息券
三、精细辩护,排除大量重复计算金额
还有满标活动,根据满标金额和出借期限,奖励金额不等,最高可达70元。在同一个时期内,进行多种不同的加息、返现活动
到达湖北某市后,经过事先预约,检察官同意次日上午到他办公室沟通情况。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沟通效果,陈晓薇律师团队当晚再次就准备发表的辩护意见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点牛在2018年四个季度的人均获客成本分别为:114.78美元、244.74美元、1045.73美元和397.83美元,
第二天,我们按照预约来到检察官的办公室,承办检察官接待了我们。他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个案子在他们看来,不存在任何争议,他已经上报到检委会了,且检委会的领导一致认可,建议我们好好跟L解释清楚,让他早日做认罪认罚,以尽快起诉到法院去。
远高于同行业其它美股平台。例如拍拍贷人均60元;乐信为100元;微贷网去年上半年平均获客成本也仅在130元以上
陈晓薇律师不紧不慢,先递交了一本209页的《L涉嫌非吸案不予起诉法律意见书》,供承办检察官翻阅。同时,陈律师循循善诱地对我们的法律意见进行归纳性讲解,本案确定罪名的基础-非吸总金额存在错误,关于重复投资和民事判决确认的金额要排除,本案系单位犯罪,且L即将全额兑付这些重点事实,并且结合法律意见书,希望能为L争取不起诉。
从官网展示的标的来看,点牛一年期标的年化利率高达16.8%,而微贷网同期限年化利率仅9%,两年期标的也才9.5%。
听完陈律师的意见,检察官放下了一开始的执念,表示他会仔细考虑。但是他也强调,目前某市并没有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不起诉的先例,我们案子不起诉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我们还是再次坚持我们的观点,恳请检察官考虑。
主要有两大类投资产品,即点车贷和鑫鑫聚财,对应资产分别为车贷、企业贷。由于平台撮合成功的借款项目信息无法
回去后的第二日,检察官就给陈律师打来了电话,提出对于金额的认定,他完全同意我们的观点,经过排除后,L的全部犯罪金额仅剩300多万元!
查看,目前官网可查询标的仅有5个点车贷项目。以某一项目为例,项目披露的信息仅包括借款人身份证、担保人营业执照
我们的坚持已经看到了曙光。
抵押车辆照片、驾驶证及借款居间服务协议。借款人身份信息只有姓氏,其他如出生日期、身份证号、

本案的部分法律意见书
住址等关键信息均被打码,同时担保方营业执照中也隐去了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等
四、坚持到底,终获不起诉
几乎所有重要信息。车贷最为重要的抵押车辆资料,也仅以车辆四个位置的照片作为展示。经查发现,
检察官在电话中也指出,L公司就是为犯罪所设立的,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他目前并不认可。我们当即提出,可以补充相关证据。敬业的检察官也给了我们几天的时间。
可查看的几个借款项目中,车辆照片均为室外拍摄,且拍摄地点高度相似,都是路边或者建筑物旁,
这些也早在我们的准备之中,从介入本案,我们就一直在跟L公司的员工一起梳理公司经营的相关材料。但因为公司经营混乱,文件保存不当,需要将数年的经营记录、账本、合同、发票等全部一笔一笔地核对。比对与其他公司展开贵金属交易业务、借贷业务的情况,最终确定公司开展的其他业务也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性,足以证明该公司并不是专门为犯罪所成立的,非吸业务也并非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完全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
点牛金融一直宣称以车贷业务为主,但是实际上,根据其2017年运营报告来看,点车贷(车贷业务)交易金额占比仅为21.77%
我们立马把公司经营情况列出一张表格,让检察官一目了然,后面附上几百页的经营凭证。我们再次将上述证明单位行为的材料递交到了检察官那里,检察官收到后,表示会将相应的情况上报检委会,并会经过讨论后最终确定。
,另一款类似车贷产品“牛车贷”的交易额占比为4.8%,累计总占比不到27%,其余基本都是企业贷。2018年8月
经过漫长的等待,检察官再一次联系到了陈律师,会召开一个听证会,邀请全区人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人员参加,要我们告知L好好准备,以最终商议是否对他不起诉。
,车贷业务交易占比超过一半,此后车贷交易占比均在90%以上,车贷才成为点牛的主要业务类型。
接到这个好消息,我们立刻告诉了L,并为L起草了一份发言稿,从情、理、法角度出发,以期说服与会人员。而L也不负众望,在听证会发挥非常好,最终检察院综合各部门的意见,对L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2018年,点牛金融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消息引发行业震惊,然而上市后的点牛并没有带给我们惊喜。业绩上由盈变亏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这句话来形容本案的代理再贴切不过。
净损失连年攀升、真实融资额和招股书不符、“国资系股东”背景系挂靠、标的信披不透明、车贷占比过低等质疑声不断
陈晓薇律师团队提醒:
点牛实控人刘晓辉和前COO秦乾疑似曾分别在善林金融和绿能宝出任要职;平台几家担保公司实控人疑似为同一人
非法集资类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各地在司法实践认定标准不一,没有办案经验的人很难把控全局,进而无法为当事人制定出最好的辩护方案。
担保公司相互关联等这些或真或假的舆论背后是否暗藏着复杂的资本运作。这一系列问题似乎早已预示
正如本案,当事人已经咨询过很多人,其中不乏当地知名律师、检法人员,但囿于没有办理此类案件的经验,没有人能指出金额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差点导致以一千七百万的错误金额来起诉。
在行业群雄角逐之下,“车贷上市第一股”尚且难逃 被行业浪潮无情湮没的厄运,那么“上市”这一背景还可为平台增信多少
本案正是基于陈晓薇律师团队办理大量非法集资类案件的经验积累,以及团队律师不畏艰苦,加班加点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以及专业刑辩律师坚持到底的决心,才为L争取到了不予起诉的好结果。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发布一则通报,对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可溯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不予立案决定。
原创文章,未进许可,严禁转载!
警方发布通告是,可溯金融登记在案的出借人为11251人,未兑付金额为9亿元。通报指出,7月17日,公安机关接群众报警,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可溯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于7月19日依法对此案受理审查。经公安机关调查,可溯金融采用点对点模式开展网络借贷中介业务。未发现公司有建立资金池产生资金沉淀和大额资金非常规进入个人账户情况。9月17日,公安机关依法对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做出不予立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