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2日】最近老跑浦东法院,竟做梦与浦东法院朋友讨论案件,后她的书记员把我的案卷偷了
    发布时间: 2018-04-02 14:31    

最近一直跑浦东法院,律师一对一在线解答,打官司律师费怎么收费。昨晚竟然做梦与浦东法院的朋友讨论案件,讨论完后她的书记员把我的案卷偷了

我一整个晚上就是在逛奔找案卷……调监控、找证人、报案………

早上起床,头上还是汗

【作为律师,我时刻谨言慎行,生怕自己的某句话、某个行为对案件产生影响,给当事人带来麻烦!心累至此,难以言语!感谢所有人的理解】

法律问题点击咨询】>>

 

陈晓薇律师介绍

盈科高伙,长三角刑辩中心副主任更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2018年04月02日】最近老跑浦东法院,竟做梦与浦东法院朋友讨论案件,后她的书记员把我的案卷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