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30万判多少年,职务侵占把钱退掉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首先,要确定涉案的行为发生在2021年3月1日前,还是后。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
《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刑法修正案对于职务侵占罪进行了修改。主要体现在量刑上的修改:
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
原刑法规定了职务侵占罪2个量刑档:5年以下,5年以上有期徒刑。
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
最新修改职务侵占罪3个量刑档:3年以下,3-10年,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
(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
很明显,本罪的两个修改思路,轻罪减低量刑,重罪加重量刑。
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
同时,我国刑法对于新旧法律衔接也有“从旧兼从轻”的规定。也就是说,行为在旧法施行期间发生,审判时新法已经施行,那么可以选择对被告人有利的法律适用。一般原则是从旧,但新法更有利的话,可以选择适用新法。
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
【扩展阅读】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
其次,要看是否存在无罪的情况。
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职务侵占六万元以上一百万
职务侵占罪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据为己有,单位因此受到损失的行为。
被告人喻某在某公司工作,他在该公司托管的一个学校食堂担任电子充值员,负责给学生饭卡充值并收费。喻某在工作中偶然发现
1.主体无罪之辩、职务便利之辩。
该公司工作电脑中的充值系统存在漏洞,在使用该充值系统给学生充值饭卡时,如果将学生饭卡放在发卡器上,在充值电脑上给学
如果并非单位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工,或者无劳动、劳务关系,也没有从事该单位的工作任务,那么,可以因为主体不适格而不构成本罪。
生充值后迅速将饭卡拿开,学生饭卡上将显示充值成功,但该笔充值金额不能进入充值系统中的出纳报表,该笔现金可以侵占自
有人要说了,如果不构成本罪,那就构成其他罪,不也一样吗?如果是盗窃,那么罪名反倒更重。此言乍一看有道理,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陈晓薇律师代理过一起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最终因为不是利用其职务便利而不能认定为职务侵占罪。但因为时过境迁,指控其他犯罪的证据已经无法取得,所以,最终本案在检察院要求下,公安撤案。
某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疯狂地作案。2014年3月3日至2017年5月4日,被告人喻某采取上述方法,非法侵占公司资金228261
所以,刑事辩护不能僵化,机械化,要根据证据、客观情况的各种变化灵活变通。一成不变,机械辩护,只能贻误时机,达不到有效的辩护结果。
6元。直到三年多以后,公司对使用的充值系统软件进行升级的时候,才发现服务器电脑中的查询报表里面出现很多存款异常
2.单位有无损失之辩。
1、主体要件不同。这是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
单位有无损失这一点往往会被忽视。司法实践当中,单位的损失包括既有损失,也包括或得利益损失。如,员工虚设中间环节,将原单位的货物低价购出,再加价卖给原单位的原客户的行为。我们还碰到过一起看似职务侵占,实则不是的案例:医疗器械公司销售人员增加了中间代理环节,这个中间代理环节老板明知且同意,代理公司去各大医院招投标,中标价格也是在网上公示出来,医疗器械公司老板仍然同意以较低价格给到中间代理公司,销售人员从中间代理公司拿了部分返利。这种情况被很多人认为是职务侵占行为,但我们不认为是职务侵占。因为中间代理公司老板明知,也就是公司明知,中间代理公司的成交价格也是公开透明的,老板仍然愿意以较低价格给到代理公司,那么说明老板(公司)对此都是明知,并不认为自己公司有损失。而销售人员从中间代理公司拿钱的行为,则有可能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给单位的返利、佣金等应当交给单位)。
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
3.其他情况之辩。
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
比如,陈律师参与的一个案件,某知名网站公司老板与我们当事人签订了对赌协议,约定我们当事人的团队连续3年完成约定业绩,无犯罪情况,即可获得该香港上市公司2%(1亿多人民币)的股份。我们当事人如约完成了业绩,就在商谈给股份的时候,该知名网站公司老板去公安报案,以职务侵占罪立案。主要是因为有一个子公司的一个项目中有20余万的收款进了该当事人控制的公司,所以为职务侵占。这也是上市公司老板利用协议约定不能犯罪而拒绝给出股份的手段。一审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二审则推翻了一审判决,改判无罪,理由是20余万的业务并没有结算,结算完成后,该20余万才打进了该上市公司。此外,从常理来看,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为了20万放弃1个多亿的既得利益。本案纯属动用司法手段来达到私人目的,性质恶劣。
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
4.有无从犯、自首、立功、退赔、取得谅解等情节。
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这些对于量刑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情节。不能单纯给出一个数字,就能算出最终量刑。律师不是算命先生,需要的前提条件很多,才能大概有个基本确定的判断。
2、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
最后,看下相应金额对应的量刑情况: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本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
《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但相应的司法解释并没有出台。很多案件都在观望等待具体司法解释的出台,尤其是有些在量刑边缘的案件。陈晓薇律师团队也代理了一起涉案180余万的职务侵占案,我们多次递交申请延期,等待司法解释出台,或有可能在5年以下量刑。但基于本案已经多次延期,审限已经用足,所以最终还是在去年10月宣判了。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目前有此类案件,最好能够申请延期审理,等待新的司法解释出台,或将对当事人有利。
破一起特大职务侵占案,保险公司业务员内外勾结侵占佣金、奖励金6000多万...,广东某员工以虚假考勤骗工资24万,被判职务侵占罪...,
基于新的司法解释并未出台,相应3档的量刑对应的金额并未确定。陈律师还是将原来2档量刑的对应金额告知:
一、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
6万-100万 5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2.行为人必须具有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即公司、企业
100万以上 5年以上有期徒刑
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如经理将应为本单位的财产收人转到个人帐户
单纯从30万来看,刑期在1年半到2年之间,但也要看有无从犯、自首、立功、退赔、取得谅解等情节。
或者私自送给他人;会计人员将公司收入不入帐,据为己有等。利用职务的便利,主要是指行为人利用其在本单位中所担任的职务形成的
如果金额仅为30万,如果排除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可以考虑向单位退赔取得谅解,争取检察院免于起诉。
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3.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008年4月,被告人黄某经应聘进入某证券公司,担任该公司上海浦北路证券营业部市场部经理等职务。2010年9月,黄某调任至该公司上海浦
陈晓薇律师就代理过一起,因为给母亲看病,挪用单位资金的情况,也达到了立案追诉标准,最终我们从当事人的起心动念皆为善,而不是恶意为之等角度,取得了单位谅解,最终在检察院阶段争取到了免于起诉。
东新区妙境路证券营业部,工作至案发,担任该营业部市场营销部经理,负责管理市场营销部及证券经纪人等职责。期间,黄某作为市场营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从不同的视角讲清楚刑事律师存在的价值,不是单纯的算命先生。如果有人能够在你给出简单的数字情况下,就答复你,还请慎重慎思。
销部经理开发客户后获得的营销提成比例最高为30%,其管理的证券经纪人开发客户后获得的营销提成比例最高可由黄某设定为50%。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2010年9月至2015年12月,被告人黄某在担任妙境路营业部市场营销部经理期间,利用上述职务便利及营销提成比例存在差额的情况,指使多名具有证券经纪人资质的人员先后与某证券公司签订《证券经纪人委托代理合同》,将上述人员虚列为其管理的证券经纪人,并设定营销提成比例为50%。
Copyright © 2019-2027 由上海法蟒咨询提供技术支持
www.yuefapai.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律师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沪ICP备19012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