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找律师,究竟所谓的“关系”重要,还是“专业”更重要?
来源: | 作者: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1-09-05 | 4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牌律师,有他自己擅长的板块,不是每个法律法条他都精通。比如在大公司兼并、投资项目的谈判中他可以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我们不能被律师光环迷惑了,有的律师可能外在条件上符合高级律师的标准,比如:高学历、著名律所待过,出过书,但未必适合做你案件的律

陈律师就代理过一个女孩子涉嫌行贿的案件,起因是她的母亲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刑事拘留,女孩听信了所谓关系律师的介绍,向某公安机关人员行贿,在行贿之后的第3天,该办案人员被纪委调查,带出了女孩。

多找几位律师聊聊,这是你当事人的权利,对比后做抉择;哪个律师能快准狠地能找出案件的关键点,可以作为选择律师的一个标准。

这种找关系,往往会给家人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在还没有就出家里人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把自己送进去,每天惶惶担惊受怕,造孽啊。

选择律师时,看他对我们自身案件的把控能力,不是自身名气或者不着边际的法官关系。远离那些有明显问题的律师,因为他可能不仅不能

2.家人可能被骗。

打官司涉及到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案件结果发生变化,因此诉讼是一项存在风险的法律活动

找关系过程往往是通过中间人,中间人到底有没有关系,会不会去用关系,作为家属是无法了解的。这里面就存在被诈骗的可能。陈律师目前正在代理的一个涉嫌集资诈骗的案件,就是如此。家属听信了中间人的话,给了近200万,让走关系,但案件一步一步往下走,从原来在区里的非吸案,变成了到中院的集资诈骗案,家属才恍然醒悟,找专业律师介入。但前面已经走过的程序,错过的辩护机会不会再来。

无法做到“打包票”、“没问题”“包赢”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是禁止律师做任何承诺的

有非官方统计,说99%的关系,都是诈骗。他们抓住了家属及当事人的心理,只给结果,不给过程,说当事人及家属想听的好听话。缺乏判断力的家属就会信以为真。

什么是“谈钱不谈案呢”,直白的说就是只谈律师费不谈案子,不对案子进行了解分析。有些律师可能因为专业性不强,或者对咨询领域不了解等

3.有可能加重嫌疑人、被告人刑罚。

原因,在接受当事人的咨询时只谈委托费用不谈案件本身,这是极不负责的表现。一位专业、靠谱的律师更注重的是案件本身,他会详细的

找关系的另外一个危害还有,可能会加重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罚。还是举例子:陈律师代理的一个涉嫌非吸的案件,家属通过自己的朋友找检察院的关系,不知道什么环节走漏了风声,他在某检察院搞关系的事情人尽皆知。为了极力跟他撇清关系,检察官给他了一个非常高的量刑建议。这种找关系,不但没有帮助家里人,反倒加重了,适得其反,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