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薇律师在上海市松江区财政局举办合同风险和管理的专题讲座
来源: | 作者: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0-02-19 | 511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按照案件类型重新组建专业化刑事办案机构,各级检察机关将网络犯罪案件交由专门部门或办案组办理。2019年1月,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设立专门负责网络犯罪案件的办案组,加强对下办案指导。

本次讲座,陈晓薇律师从刑事、民事角度以及刑民交叉的角度展开。
最高检与多国检察机关加强协作,形成打击网络犯罪合力。2018年5月至6月间,最高检与公安部共同组团赴捷克、克罗地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波兰,推动上述国家将在当地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62名中国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遣返和引渡。

讲座伊始,陈晓薇律师首先向与会人员,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合同的风险:
下一步,各级检察机关将继续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大力推进网络犯罪检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与有关单位在网络犯罪追赃挽损上的协同作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张晓津介绍了最高检第十八批指导性案例相关情况。

一是政府机关中拟定、审核合同的并非都是法律专业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训练,缺乏法律知识和风险意识;
“有快递未签收,经查询还有护照签证即将过期,将被限制出境管制。”一、二、三线话务员通过冒充快递公司客服、公安局办案人员、检察官来实施诈骗。至案发,被告人通过上述诈骗手段骗取75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2300余万元。张凯闵等52人电信网络诈骗案是我国首例从境外将台湾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大陆进行司法审判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二是随着互联网的法制,合同形式呈现多样性,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多而隐蔽。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国家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
叶源星、张剑秋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谭房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中,叶源星编写了用于批量登录某电商平台账户的“小黄伞”撞库软件,和其编写的打码软件配合使用,可识别大量验证码,其中人工输入验证码任务由张剑秋完成。谭房妹向叶源星购买打码服务,获取到某电商平台用户信息,并通过出售账户信息获取违法所得。该案是全国首例撞库打码案,案件的指导意义在于对有证据证明用途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