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律师介绍
案例分享
律师动态
15021383831
(微信)
无意间涉嫌集资诈骗,此种情况下会怎么判刑?
来源:
|
作者:
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0-08-19
|
3634
次浏览
|
分享到:
案例1:重罪变轻罪辩护成功
陈晓薇律师前段时间代理了一起涉嫌集资诈骗案件,当事人以集资诈骗罪刑拘、逮捕。
后陈晓薇律师团队介入本案,通过查阅案卷、会见当事人,我们分析认为不构成集资诈骗罪。我们当即向检察院递交了一份22页的《变更罪名申请书》。
后来检察院采纳了我们的法律意见,对当事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起诉。量刑建议2年并处缓刑。当事人已经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陈晓薇律师第一次去会见当事人的时候,他通过前后左右监室的人员对比,认为6年有期徒刑他就能接受不上诉了。1个月瘦了30斤。会见完当事人,告知他我们对案件的初步分析和辩护思路后,当事人已经破灭的希望又重新燃了起来。
宣告缓刑的那一刻,他真的觉得是在做梦。
结论:遇事不要慌,冷静下来理性分析是关键。
立案的集资诈骗罪,最后起诉、判决的罪名并不一定是集资诈骗罪,需要专业律师介入,对证据进行专业分析判断,递交专业的法律意见,将重罪变更为轻罪。
非法集资类案件,一般情况下除了老板等核心人员外,其他人都因为不参与虚构项目、转移资金等,而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案例2:代理投资人将行为人轻罪变重罪
我们代理投资人维权之时,杜某及其几个核心人员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逮捕的,由上海CN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我们介入之后,发现杜某有虚构项目、借新还旧、转移资产等行为,随即向检察院提交了多份《关于杜某罪名应定性为集资诈骗罪的法律意见书》。
经过检察院的审查,我们的意见被采纳,杜某及相关核心人员移送上海市检察院一分院审查起诉,罪名为集资诈骗。
足见,刑事拘留、逮捕的罪名,并不是最终的罪名。
以上为作者原创,禁止转载,仅供参考。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取保候审会判刑坐牢吗?
下一篇:
公司夫妻共同拥有,经营过程中用公司收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