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非法集资团队诈骗,个人被骗10万,其余股东被骗总共至少1000万,我们如何维权?
来源: | 作者:陈晓薇律师团队 | 发布时间: 2020-07-10 | 2873 次浏览 | 分享到:
被非法集资团队诈骗,个人被骗10万,其余股东被骗总共至少1000万,我们如何维权?
因想挣一些外快,朋友介绍 新能源充电桩公司融资,朋友有去实地考察,公司确实存在(应该是空壳公司)。公司曾经拿出过一些营业执照,政府批文之类的让股东们信服。也傻傻的信了。

利润是 投入3000一股,一个月产生利润1000。开始一个月确实一直在盈利。于是贪心玩了30股,5月初公司不予提现了,然后发文说公司遇到困难,要缓解一段时间的托辞。

公司有一个操作APP,可看到参与账户,目前每页20条记录,共1140页,20*1140*3000,算上公司前期吐出来的,非法获利了至少1000万。

目前掌握的证据有:

1支付宝上给上家(也是公司一头目了)转账记录。他支付宝有实名,有头像。

2公司地址,公司前期有直播过,看过公司位置,公司营业执照。

3有上家微信,他朋友圈有晒过一些照片,同伙率很大,也有一些小头目微信,朋友圈都有他们照片。

4有一个股东交流群,还没有解散,有一个想共同维权的朋友,准备先去公安备案,然后听建议去做。那会给上家打电话 ,听到正在值机,可能会跑国外(泰国)躲一阵。

新能源充电桩公司及相关人员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统称为非法集资。

需要在前面强调的一点是:非法集资类案件中,法律并没有赋予被害人的法律地位。投资人在这类案件中成为“集资参与人”。这与传统犯罪中“被害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金融相关法规也规定,集资参与人的损失自担。刑法及司法解释将“追赃挽损”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但不能改变“集资参与人”的身份。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本质区别。

如果遇到非法集资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但报案需要人数达到一定数量,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立案。

1. 可以集合多数投资人一起去报案

司法实践中,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去公安机关报案,通常很难立案。

这就需要你们集合多位投资人一起去报案,才能因其经侦部门的重视,重视之后立案的几率才大。

2. 立案之后还能做什么?

报案成功,就可以等刑事案件结束后,由主体案件所在地法院统一处置追缴、退赔的财产,所有报案的投资人按比例受偿。

如果在公安阶段错过了报案,可以在检察院阶段追加报案。也可以在法院一审判决前向法院递交相关证据材料,确定自己投资人的资格和金额。

如果上述阶段都错过了,还可以在刑事案件结束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但法律规定,退赔投资人的本金优先于民事债权,所以要等其他人的本金都获偿之后,才能轮到民事案件的赔偿。


以上为作者原创,禁止转载,仅供参考。


最后,先替股东们谢谢各位给出建议的知友了,钱可能追不回来了,但这里想现身说法,让其余人警醒,尤其岁数大的居多,其次立案,让出逃的就别再回来继续骗人了。